性风险两融专家渐入警戒区警示结构杠杆
国泰君安(25.42 +0.83%,警戒区买入)副总裁蒋忆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两融余额快速增长,两融一方面表明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杠杆信心得到很大程度恢复,对股指企稳回升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渐入警示结构融资余额短期快速扩张将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一定风险,性风险两融杠杆正在进入“警戒区”。警戒区
暖流资产权益投资部总监鲁强表示,两融有经验的杠杆、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渐入警示结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有必要保持风险意识。性风险
权威数据显示,警戒区两融初现“结构化风险”。两融融资买入额由9月的杠杆日均580亿元上涨至10月的1030亿元,增幅达80%,渐入警示结构进入11月,性风险融资买入额进一步上涨,11月5日达到1900亿元,又回到3、4月份指数加速上涨时的水平。此外,融资客较为追捧高市盈率股票,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依然存在。
“结构化风险”初现
10月8日以来,受政策利好支撑、投资者开户人数增加、增量资金流入等多因素影响,沪深两市交易人气持续回升,两融杠杆再度纳入不少投资者的投资“工具箱”。
数据显示,近阶段融资买入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市场杠杆水平较快上涨。以融资买入占A股普通交易额的比例来衡量市场杠杆水平,该比例由9月底的8.8%增加至10月的11.7%,再增加至11月6日的14%。而在去年9月份股市上涨以前,该比例平均位于10%。融资买入额由今年9月的日均580亿元上涨至10月的1030亿元,增幅达80%。进入11月,融资买入额进一步上涨,11月5日达到1900亿元,又回到3、4月份指数加速上涨时的水平。
二是融资余额快速增长。9月底时融资余额降至今年低点9040亿元,但10月8日起融资余额结束下降趋势。10月共17个交易日,融资余额有14个交易日上升,仅3个交易日下降,累计上涨1260亿元。11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又上涨510亿元,融资余额增加至1.08万亿元,重返万亿元水平以上,接近今年年初的融资业务规模。融资余额的短期快速扩张,将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融资客较为追捧高市盈率股票。伴随融资余额快速增加的是,融资客买入越来越多的高市盈率股票。截至11月6日,融资客买入市盈率100倍以上或亏损股票的余额为3319亿元,占全部融资余额的30%,占比较高。相较于该类股票9月底2038亿元的余额,增幅达到了59%,显著高于融资余额20%的增幅。从行业来看,中高估值的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净流入138亿元和133亿元,另有传媒、机械设备和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超过100亿元。而低估值的银行股净流入仅24亿元,仅占同期融资余额增幅的1%。
业内专家提醒,这些高市盈率和中小市值标的券,是炒作概念集中、炒作前后预期差距较大的品种,融资买入的风险较高。
四是融资客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依然存在。数据显示,11月6日,融资客单一股票持仓市值占比在90%以上的仍有21万余人,向证券公司借款接近1700亿元,占全部融资余额的15%,这部分客户应对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必须注意的是,当市场连续下跌时,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投资者户将面临更高的保证金追缴和平仓风险。若市场中有大量投资者集中持有同一只或同一类型股票,市场连续下跌还可能引发踩踏风险。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两融余额占到流通市值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3%,两融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20%。而目前A股市场中这两个比例分别已经接近2.7%和14%左右,可以说已经开始进入警戒区。”蒋忆明称,“市场虽然还没有到疯狂的时候,但是已经有必要提醒投资者保持清醒。”
重视杠杆“双刃剑”效应
蒋忆明分析,融资增长非常快。这一方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市场反弹,另一方面,融资融券毕竟是一把“双刃剑”,杠杆交易背景下,方向选对了会提升收益率,反之则会造成损失的放大。6月以来的股指暴跌中,很多投资者被强制平仓,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两融余额最高曾达2.27万亿元,最低回落到9月底的9000亿元附近。但10月以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两融余额又迅速增加2000亿元,目前已经接近1.1万亿元。
蒋忆明建议,券商和投资者都要理性看待杠杆的“双刃剑”效应。券商应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控制好“高风险、高杠杆及高负债”,投资者则要权衡风险承受能力。
鲁强认为,一方面,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必须量力而行,不宜有赌博心理;另一方面,券商要兼顾市场和公司情况,不向不适当的投资者推销投资工具。
多位券商人士介绍,经过去杠杆,目前券商对于杠杆的运用已经比较谨慎。“现在券商发展两融业务时已经较为谨慎,比如,以杠杆率为例,不少券商目前采用的投资者自有资金与融资金额比例为‘1:0.7’左右,这较上半年曾经出现的‘1:1.5’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同时,目前多数券商对投资者做两融,要求单只股票的集中度不要超过40%,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通常需要持有3只以上股票,以相对风险分散。”
券商人士提醒,投资者不宜盲目使用杠杆,特别是经过6月以来市场异常波动后,机构和投资者都应更加理性地认识杠杆的作用,合规、合理使用杠杆。他建议,中小投资者提高风险自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摒弃炒差、炒小、炒概念和赌博式炒股等投机行为。
标签:杠杆|两融责任编辑:王华峰 王华峰相关阅读
-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主任会议_
-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
- 沪港通1000天:6万亿成交额背后 北上资金最青睐什么?
- 金融监管蓝皮书:互联网金融重点领域风险仍较高
- 霍山县: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新高地
- 人民币强势运行屡破关口 市场化改革勾画强势货币特征
- 贾跃亭将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
- 手机支付用户达4.69亿 应用场景多普及程度高
- 国家通报!赶紧删,很多人手机里有!
- 微信宣布自下月起就信用卡还款征收手续费
- A股资金面何时能有转机
- 深资参股企业跻身世界主流芯片厂商
- 宁波高速部分路段持续大流量,这些景区停车场已饱和
- 两市上演“速度与激情” 沪指尾盘翻红涨0.33%
- 移动支付市场狼烟四起 用户为满减下载多个软件
- 马云撰文悼念鲁冠球:他们离开了 但留下了一个时代!
- 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
- “入篮”一周年 人民币国际化更上层楼
- 纠纷连年增幅20%:高利贷的罪与罚
- 央行发出今年第1号令:债券通“大法”正式实施